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五章:界线内的声音 (第2/2页)
题是语意学的跨语言对照分析。学生们陆续进场,我因为提早到,被安排协助发讲义。正准备整理投影片时,听见他走近的脚步声。 他低声说:「你帮我看一下这张投影片的文字间距,适合放在全萤幕吗?」 我接过平板,指尖不小心碰到他的,触感冰凉,像是被什麽拉了一下。 他没缩手,只是轻描淡写地说:「放松点。我不会让你念这张。」 我看着那张投影片,上面是一句引文: “Somesentencesarestructuredtosoundlikequestions,butaremeanttoleavetheanswerinsilence.” 我忍不住开口:「这句话……很像你。」 他侧头看我,语气柔和得几乎没有边界:「我哪里像?」 「总是在问问题,但不等人回答。」我说,声音低了些,不知道算不算是抱怨。 他没笑,只是淡淡说:「我只是想知道,你会不会回答。」 我不敢再说话。 现场已经开始入座,我快步回到发讲义的位置,却发现自己的手微微发抖。 不是害怕,是……太清楚他那句「你会不会回答」,根本不是在问我投影片的事。 他收得很乾净,没有一个字越界。但这才最可怕。 这样的他,更让人没办法不去注意。 每一次说话的语调、每一次无声的注视、甚至那张安静的投影片,都像在不断加深我对他某种看不见、却真实存在的感知。 一种,我早就无法cH0U身的感知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